村民们采摘辣椒。卢静摄
7月4日,走进资阳区迎风桥镇牛角仑村的辣椒基地,只见高大的现代化设施大棚沿着机耕道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大棚里,浓郁的椒香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弯腰采摘辣椒;在大棚旁的加工车间内,大婶们手法娴熟地拣选、装袋、打包,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我们的辣椒属于软皮品种,皮薄肉厚、辣度适中,特别适合炒制湘菜。”基地负责人、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黄立兵一边介绍,一边拨开茂密的辣椒叶,随手摘下几根细长饱满的辣椒递给记者。
得益于富佳科技与盒马鲜生签订的长期供应合作协议,基地的辣椒不愁销路,每天都有冷链货车准时前来装货。
这个占地108亩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不仅是资阳区设施农业的标杆,其智能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在全市也处于领先水平。基地配备了自动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和物联网监控平台,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精准调控。
在这片红红火火的生产景象背后,是富佳科技联合迎风桥镇新花园村、鲜鱼塘村,通过“三村联建”模式带动牛角仑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曾经,牛角仑村水利设施薄弱、产业基础差,传统水稻种植效益低下。为谋出路,村民一度发展草皮种植。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全村完成百余亩草皮地的复耕复种。
“这些土壤条件较差,灌溉不便,必须找到适合的产业转型方向。”村党总支书记刘国斌说,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的充分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引进蔬菜种植项目。
牛角仑村的产业振兴规划得到了迎风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当地政府在积极对接优质农业企业的同时,加快推进道路、水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2023年,镇政府引进在蔬菜种植技术研发、标准化生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本地企业富佳科技。“经过深入洽谈,公司与迎风桥镇达成合作,创新采用‘公司+村集体’运营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村集体负责资金投入、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组织。”迎风桥镇有关负责人刘霖说。
然而,牛角仑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引进企业的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短缺难题。为此,迎风桥镇政府创新帮扶机制,协调新花园村和鲜鱼塘村两个经济强村各出资50万元,以“资金入股+收益分红”的模式参与帮扶,为牛角仑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这种“强村带弱村”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如今的牛角仑村焕发出勃勃生机,百余亩土地集中流转,村民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在基地务工的郭爱民、刘立新等4户脱贫户家庭年收入稳定。更可喜的是,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以刘立新、刘岳南等家庭为例,妻子在辣椒基地务工,一年能拿到万元左右的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丈夫则在工业园区工作,真正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基地用工高峰期可吸纳40余名村民就业。”黄立兵说,“辣椒5月初上市,日均出货量达2000至2500公斤,采收期持续至7月上旬。经过8月的清棚整备,10月中旬第二批辣椒即可上市,采收期可持续至次年1月。”
黄立兵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首季辣椒产量突破10万公斤,实现产值约150万元。按照当前发展态势,预计可实现三个合作村全年百万元分红目标。
为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牛角仑村“两委”在基地配套建设了冷链仓储中心,不仅解决了辣椒保鲜储存难题,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企业品牌建设。
最让村民们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长期困扰村民的用水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我们计划打20余口井,目前基本打得差不多了。如果年底集体经济还有结余,我们准备给每户村民分红。”刘国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