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洞庭湖畔稻浪翻金。大通湖区6.46万亩早稻喜迎丰收,千台收割机在阡陌间收割作业,绘就流动的金色画卷。
在北洲子镇奇志农机合作社的稻田里,湘早籼24号稻穗压弯枝头,颗粒饱满如缀满珍珠。种粮大户赵奇志捧起新收的稻谷,眼中泛着喜悦:“今年亩产可达700公斤,每株稻穗能结160粒左右谷子。”轰鸣的收割机群以每小时收割5亩的速度推进,金黄的稻浪被卷入舱内,脱粒、碎秆还田一气呵成。合作社今年承包的670亩稻田,预计为农户带来超20万元收益。
金盆镇大东口村的稻田里,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往前冲。锋利的割台划过金灿灿的稻浪,饱满的稻穗瞬间被吞入“腹中”。路边的运输车装满新收的谷子,驶向烘干车间。正在田间指导的农技员介绍:“今年雨水充沛,配合绿色防控技术,全区早稻平均亩产突破1300斤,较去年增产一成。”
放眼全区,农业科技的动能正在田间充分释放。大通湖区通过推广早稻规范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现增产增收。金盆镇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农机联盟,8台收割机4天可完成2000亩作业,效率提升50%。全区投入联合收割机300余台,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大通湖区早稻收割较往年提前10天,预计总产量超24000吨,将在7月中下旬开启晚稻栽插的“双抢”攻坚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刘钊作 刘婷责任编辑:文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