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安化县长塘镇长通村村民姚伴生家门前,一条木凳成了临时“理发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刘双龙弓着腰,细心地给一位村里的老人理发,手里的推子嗡嗡作响,细碎的银发簌簌落在铺着塑料布的地面上。“姚爹,您看这鬓角再修短些不?”他一边理发一边征求老人的意见。
半个月前,工作队在一次日常走访时,在泥泞田埂上撞见村民姚孝连老人正对着水渠里的倒影拨弄过长的头发。村里最近的理发店在长塘镇上,往返需要走24公里山路,现在天气炎热,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这段路堪比“远征”。“有的老人舍不得花这钱,头发长了就自己用剪刀瞎剪。”工作队队长周荣刚和队员聊起这事后,刘双龙突然举手:“我在部队学过理发,要不我试试?”之后,每次上门走访,队员们都自备推子、剪刀、梳子等工具,耐心询问每位村民要不要理发,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服务。
正午的日头渐渐烈起来,队员们的“战场”也从房前转移到屋檐下。刘双龙的推子换了新电池,队员小尹则蹲在地上给老人递凉茶。当天,工作队共走访32户村民,每到一家,都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82岁的姚争云摸着剪完发的头开心地说:“工作队真是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理完发整个人都清爽了!”
暮色漫过村道,工作队收拾工具,踏上归途。周荣刚说,上门给大家理发,不光解决了村民们的难处,更让工作队和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作者:甘果 吴阳责任编辑:文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