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23名大学生来到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村民自发组成后勤服务队为各位“老师”做饭,接送孩子上下学,热心村民还送来蔬菜、水果、土猪肉、土鸡等。这个暑假,爱与奉献温暖了整个司徒铺村——

大学生点亮孩子暑期,村民温暖支教课堂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7-26 13:0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与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合影。(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提供)

  7月23日,安化县高明乡司徒铺村为期20天的“七彩假期”活动进入最后一天。73名孩子依依不舍地和每一位大哥哥、大姐姐道别,用稚嫩的声音邀请他们:“明年再来!”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假期既安全无忧又丰富多彩,是村里每到暑假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司徒铺村党支部书记罗荣华介绍,村里已连续四年举办“七彩假期”活动,今年邀请了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在村里开设“七彩假期”暑期拓展培训班,为本村和邻村学生提供红色教育、学习辅导、兴趣培养等课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来了村里,他们的后勤保障是村民们最为记挂的事。

  做得一手好饭的村民吴剑锋主动请缨,申请担任“厨师长”。“油焖大虾、香辣鸡腿、清炒土豆、蒜香猪排,年轻人和小朋友爱吃的菜我都会做。”吴剑锋不忘推销了自己一把。“我刀工不错,洗菜切菜交给我”“搞卫生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我有车子,可以搞接送工作”……

  很快,一支由23名党员带头,近百名村民参与的司徒铺村志愿服务队成立,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保障方案,明确有关场地布置、物资采购、接送管理、餐食服务、医疗保障等细节。于是,村里出现了一群身着红色志愿马甲的村民,他们或烧水煮茶,或洗菜切肉,或架锅掌勺,或打扫卫生,为前来支教大学生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提供精细、周到、贴心的服务保障。

  “能帮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事,看到他们笑,我就高兴。”村民龙菊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除了做饭,我也没啥手艺,能让老师们和孩子们吃得放心、学得安心,我累点也没关系。”吴剑锋已经连续4年担任“厨师长”,他做的饭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罗荣华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他创办的金雕公益基金会全程赞助“七彩假期”活动,包揽了培训课桌、学习用品、学员服装等日常支出。随着司徒铺村“七彩假期”越办越好,参训的孩子逐年增加,村部会议室难以容纳所有参训学生。2024年,在罗荣华的带领下,金雕公益基金会捐资60万元,在村委旁边新建220平方米高标准装配式板房,新增两间教室和四间宿舍,解决了培训场所和支教团队住宿的难题,为活动的持续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七彩假期”活动受不受欢迎,从村民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黄献娥捐赠猪肉10斤、吴寿山捐赠大米5袋、周运生捐赠大虾13斤、周建新捐赠西瓜100斤……一条一条的捐赠记录,承载着沉甸甸的关怀与爱心。司徒铺村村支部委员王宋告诉记者,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智,今年暑假,村里共收到80户村民送来的肉500多斤、大米30多袋、油20余桶,还有大量水果、蔬菜等。村民捐赠的食材总量,已远远超过了这次“七彩假期”活动所需要的食材量。“剩余的食材和物资,我们将用来慰问困难群众,确保村民的爱心捐赠能用到实处。”王宋说。

  当问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而且还愿意出钱、捐物资助这次活动。市委组织部驻司徒铺村第一书记严浩的一席话,给出了答案:“村民是志愿服务的参与者,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村民,他们服务的是本村的下一代,这种基于亲情和乡情的纽带,使得志愿服务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责任心。同时,村民又是志愿服务的受益者,孩子们在丰富、安全的环境中度过愉快假期,解决了村民暑期看护的难题,让他们能安心投入生产生活。参与和受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志愿服务成为了双向滋养的良性循环。”如今,“七彩假期”已在该村连续举办四期,累计服务学生400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 曹灿 陈真责任编辑:徐王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