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乒乓球 创业大梦想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3 08:45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张剑波教学员击球。王子昕摄

扫一扫看视频

  “乒……乓……乒……乓……”7月28日,一声声清脆的击球声从位于赫山区康富路的鸿剑乒乓球俱乐部传出。俱乐部内,创始人张剑波握着学员小小的手,示范击球时的正确姿势。他的创业故事,也从这清脆的击球声中开始。

  说起与乒乓球的结缘,时光回溯到张剑波的童年。10岁那年,他第一次拿起乒乓球拍击球,便被这小小的白球所深深吸引:“父亲看我喜欢,就经常带我去打乒乓球,打球时那种专注和成就感,让我彻底爱上了这项运动。”张剑波14岁时,父母听闻河南的乒乓球水平高,出了很多世界冠军,便将他送到了河南省乒乓球队接受专业训练。“那时候年纪比较小,第一次在外地独自生活,气候、饮食都不是很适应,但还是凭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在那里度过了非常难忘的时光。”然而,17岁那年,由于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他的肩膀出现了撕裂伤,职业运动员之路只能放弃。

  “虽然受了伤,没法成为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但我还是热爱打球、坚持打球。”大学期间,他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教小朋友打乒乓球,意外开启了教学之路。他发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孩子们,看着他们从懵懂到熟练,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学员家长的认可和口碑积累,也为他后来开设乒乓球俱乐部打下了基础。21岁,张剑波追随军人出身的父亲的脚步,投身军旅,在云南火箭军部队服役。退役后,面临就业还是创业的选择时,张剑波没有犹豫:“我当时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开球馆。”

  创业初期,张剑波满心以为,只要把球打好、教好,就一定能开好一家乒乓球俱乐部,但现实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起初,他身兼数职,既是老板,要操心俱乐部的运营管理,从场地装修、设备采购到课程定价、市场推广,事无巨细;又是教练,要精进自己技术的同时要兼顾学员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还得负责教务工作,协调学员时间,安排课程表,处理家长的咨询或向家长反馈情况。多重身份的快速切换,让他应接不暇,几乎每天都在连轴转。

  “虽然我是部队出身,体会过身体的劳累,但创业的辛苦和挑战,和我以前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剑波说。过去,部队里的累是“确定性的累”,目标十分明确,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通过考核,解决方式就是服从命令、严格执行。而创业以来,所面对的困难都是“不确定性的累”,每天面临新的情况,要为学员、家长、员工解决不同的问题。面对所有的未知压力,军营里“再坚持一分钟”的口令和童年球台前“再打一回合”的笑声,让他在这条滚烫的创业路上,一直走下去。

  随着学员越来越多,张剑波的乒乓球俱乐部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我们这里的学员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从4岁到60岁。不同的人对运动的需求是不同的,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张剑波介绍,许多年纪较小的学员在练习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就会在训练中加入一些游戏或者挑战性项目。比如在球台上放目标物进行击打,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而对于年纪稍长的学员,教练在教学时主要以带领他们“动”起来为主。“用学员们的话说就是‘出一身汗’。‘出一身汗’是对教学最好的反馈。”张剑波笑着说,在这里,无论年龄长幼,大家因球结缘,以球会友,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从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这就是他创办俱乐部的初衷。

  “我想要打赢奶奶、爷爷,还有张教练,我的目标是挑战世界冠军!”训练间隙,一位名叫九九的小学员兴奋地喊道,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和憧憬。听到这话,张剑波感慨道:“这个乒乓球俱乐部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创业,更是为自己圆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热爱乒乓球的孩子,在这里追逐梦想,感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王子昕 曾俊杰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