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润童心

大东口村40余名民族娃共绘团结画卷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4 09:0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7月29日,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村民服务中心里,40余双小手握着彩笔,在白色帆布袋上轻轻勾勒。汉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不同民族的孩子围坐成圈,用稚嫩的笔触为预印的石榴籽填上暖红,给苗族银饰描上亮银——这场以“石榴花开文明‘童’行”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活动,用童真的色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作为第十一批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的一员,大东口村长期聚居着汉、侗、苗等9个民族的群众。活动伊始,志愿者捧着一本展示民族风情的绘本,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56个民族的“大家庭”:“哪个民族的小朋友最喜欢戴银饰?”“土家族的摆手舞是怎么跳的?”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清脆的童声中,大东口村“九个民族一个村”的团结故事也生动呈现:“张奶奶家的侗族酸肉,李叔叔家的苗绣,都是咱们村共同的宝贝!”

  随后的涂色环节,活动室秒变“创意工坊”。小手指捏着彩笔,认真为石榴籽填上暖红,给苗族娃娃的银饰描上亮银,土家族男孩小宇举着自己画好的帆布袋喊:“看!石榴籽挤在一起,就像我们小朋友手拉手!”孩子们的笑声与彩笔沙沙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简单的涂色过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与美育融合课——他们在挑选颜色时感受“各美其美”,在填充轮廓时体会“美美与共”。

  “孩子的世界最纯粹,我们希望通过画画、讲故事这些载体,让团结意识从小生根。”大东口村党总支书记陈志琼介绍,“后续村里还将开展唱红歌、学舞蹈、民族文化小课堂等活动,让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让‘中华民族一家亲’成为刻进血脉的自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刘庆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