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桃花江畔,活跃着一支“银发文化轻骑兵”,他们平均年龄73岁,本可安享晚年,却选择继续发光发热。这支由桃江县文旅广体局机关退休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用热情与智慧谱写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我们退休不退志,要当新时代的文化卫士!”该局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习红专自豪地说。服务队创新建立“银发智库”,每月开展文化沙龙,三年来,累计提出文化建设“金点子”60余条,其中23条被采纳实施,成为当地文化发展的“智囊团”。
非遗传承人莫雪芬独创“剪纸+”模式,让传统剪纸技艺焕发新生,由她发起成立的桃花江剪纸协会培养学员数百名,最小的学员才6岁。
“花鼓戏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根。”83岁的陈桃英带领银发花鼓剧团抢救整理了多部传统剧目,还创新编排了《状元与乞丐》等新戏,每年演出50余场,场场爆满。
书法家薛炳清是队伍里的“文化使者”,他用艺术形式普法,创作的民法典隶书长卷在全县巡展;开办的公益书法课场场座无虚席,已培养书法爱好者200余人。“书法不仅要写得漂亮,更要传递正能量。”薛老如是说。
这支“银发文化轻骑兵”还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指导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培育乡村文艺骨干、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三年来举办惠民演出200余场,把欢乐送到百姓家门口。
看到传统文化在年轻人手中传承,是这些老同志最大的欣慰。他们用银发书写担当,用行动诠释奉献,让桃江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谢宜芙责任编辑:曹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