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无人农场头季亩产超700公斤

智慧农业赋能“一种两收”提质增效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7 10:0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8月5日,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的再生稻无人农场示范片内,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高效完成启动、行驶、收割、脱粒、卸粮全流程作业。经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现场测产,该示范片再生稻头季亩产达701.68公斤,展现出智慧农业技术对粮食生产的强劲赋能。

  此次测产的示范片面积共1018亩,全程采用无人农场技术及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栽培技术,种植玮两优8612、甬优4949等优质品种。测产前,专家实地查看再生稻长势,发现整体生长均衡、结实率高、落色均匀,无明显病虫危害及倒伏现象,为高产奠定基础。“无人农机的精准作业是增产关键。”现场测产专家介绍,传统农机作业因路径偏差易碾压稻苗,而无人农机按预设路径运行,可将碾压率从40%大幅降至10%左右,有效提升再生稻发芽率与最终产量。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补充道,再生稻“一种两收”模式具备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的优势,剔除成本后每亩利润超600元。今年虽受极端高温影响,但通过适时早播、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仍实现稳产高产。

  该示范片是2023年启动的全球首个再生稻无人(少人)智慧农场项目核心区域,作为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栽培研究基地、“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农机农艺融合课题核心示范基地,以及益阳市首个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农业项目,农场已初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数据采集分析、农事指令智能决策、农机作业智能执行,并覆盖稻米耕、种、管、收、产、供、销全环节溯源,激发大通湖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熊雅宁 周帅文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