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有良

18年倾情守护,只为儿女有一个完整的家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09 08:0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傅有良特别细致,发现妻子身上破了皮,马上给她消毒并涂上药膏。陈浩军摄

  桃江县大栗港镇先锋桥村的一处农家小院,晨光刚透过窗棂,傅有良就起床了。他先用破壁机将泡好的小米、肉片、核桃等食材,搅成糊状。趁机器工作时,他给妻子洗脸、梳头发,抱她上洗手间。忙完这一切,糊糊也制作好了,他在手背上试了试温度,刚好。又端到妻子床头,一小勺一小勺喂她。从制作到喂完,傅有良需要一个多小时,这样的过程,他每天重复三次。

  傅有良是“上门女婿”,妻子朱建珍先后两次中风,瘫痪在床。他用18年时光用心守护妻子,一次次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回。“妻子在,家就在。”74岁的他如是想。

  整整18年,他是妻子最大的依靠

  2007年7月,突发中风导致朱建珍右侧肢体瘫痪,那年,她才51岁。

  为了让妻子重新站起来,傅有良花了不少心思。他当起了妻子的“拐杖”。妻子靠在他的肩膀上,使不上劲,身体的重量就完全靠他来支撑。傅有良手里握着一条粗绳,系住妻子无力的右脚,然后弓着腰一步一顿地拖着她挪步。“抬脚,哎,好嘞;落地,慢点儿……”汗水顺着额角淌进衣领,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进步不明显,妻子显得有些失落,傅有良给她打气:“每天能多移动几步,就是胜利,我们一起加油。”

  2年多的坚持,麻绳都磨得发亮,朱建珍终于能松开绳子,颤巍巍移动几步了,傅有良笑得像个孩子:“建珍,我们成功了。”笑着笑着,他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然而,2017年,朱建珍第二次中风,行动更加不便,连吞咽都成了难题,需要喂饭。觉得自己成了个废人,朱建珍情绪不太稳定。傅有良总是笑着安慰妻子:“不急,慢慢会好起来的。”

  傅有良把收起来的绳子又找出来,他陪伴妻子又一次踏上了艰辛的康复之路。为了缓解妻子的疼痛,他买来理疗仪。医生为他指点迷津,他从书店买来一本穴位图谱,对着图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竟渐渐被他琢磨出了些门道。“这是管腿脚力气的,贴这儿舒服点。”他蹲在床边调整理疗仪挡位,观察妻子的神情,发现她稍有不适就赶紧停下。

  朱建珍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新冠疫情时,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长时间的行动不便和内心的恐惧,让她没有安全感,她会无缘无故地叫喊。儿子给母亲手机设置了“摇人”的按键,只要没有看到傅有良的人,她就会拨打。听到丈夫的声音,心情才会平复。可过不了多久,她又会拨打,摇人的按键都按坏了好几个。“那段时间,我自己也阳了,发着高烧,诊所里打完吊针,就赶紧回来照顾她。”傅有良说。

  千斤重担压不垮,在工地与病床间架起责任的桥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傅有良从不敢停下谋生的脚步。一双儿女的学费、生活费,是笔不小的数目;儿女成家,他总要拿些钱表表心意……

  傅有良是有名的泥水匠,他前后带过6个徒弟。知道师父的难处,徒弟们承包工程时总喊他去搭把手。“主要是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活不重,一两个小时就能忙完。”知道是徒弟们在帮衬自己,傅有良很感激。

  虽然只是一两个小时的活计,傅有良却是掐着时间“挤出来”的。原来,长期照顾妻子,他已经掌握了妻子的生活规律,知道她什么时候大小便之类,因此他必须算好时间,既保障妻子无碍,又能做些事贴补家用。

  早些年,朱建珍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被当地医院连下了三张病危通知书。光检查费、住院费就是8900元,那是傅有良近10个月的工资。就诊时,他身上带的钱远远不够,好在妻子的姐姐正好来院看她,雪中送炭,才解了燃眉之急。见治疗情况不太理想,傅有良又筹集了一笔钱,带着妻子去省城医院求治。

  今年4月,朱建珍病情加重,被当地医院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因探视时间有约束,傅有良无法及时关注到妻子的情况,她因皮肤破溃感染褥疮。“自己照顾了那么多年,从来就没生过褥疮,没想到这次出了意外……”傅有良充满了自责。妻子出院后,他四处打听,买来特效药膏、喷剂,每天给妻子细细消毒后,再喷上药剂,涂上药膏等。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创口才慢慢愈合。

  满院温情照亮前行路,儿孙晚辈用孝心来接力

  出院后,傅有良把家里重新拾掇了一番。妻子搬了个房间,女儿买的新式护理床靠墙放着,按一下按钮就能帮妻子翻身;他在护理床旁支起一张窄窄的单人床,夜里只要妻子有半点响动,他就能立刻予以回应。

  72岁的文芝香和傅有良是多年的老邻居,看着他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妻子,感叹道:“坚持这么多年着实不易,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靠他,从没见他烦躁过。”邻居阙志军打心眼里佩服他:“他像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用心守护这个家……”

  村党总支书记周建菊对傅有良赞誉有加:“他是全村人的榜样,用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傅有良的付出,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儿子朱彬考虑到父亲照顾母亲辛苦,辞了外地的工作,报考到大栗港镇中学教书。从学校到家里很近,每天他都会回去看看,给父母做一顿饭,照顾一下母亲,让父亲能稍缓一口气。发了奖金,他会给父母买些好吃的,买最好的药膏等。他的妻子罗颖带着儿子住在桃江县城,一到周末,总会大包小包提着往公公婆婆这边赶。小孙子耳濡目染,他总会抢着帮奶奶按摩。女儿朱晶远嫁吉林,便常购买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营养品、生活用品等寄回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洪琼婷 张一涵 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