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力量绘就“睦邻”新图景

——全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资阳区大码头街道临兴街社区见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9-19 09:2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居民踊跃参加“长街宴”特色活动。(临兴街社区提供)

  9月15日19时许,资阳区鹅羊池广场已经热闹起来,市民三五相约在此,有的自在地休闲散步,有的在熟悉的旋律中跳起了广场舞。陈德辉等志愿者手持小喇叭,提醒广场舞领队把音响音量调小些,别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陈德辉是资阳区大码头街道临兴街社区居民,也是一名志愿者。目前,社区已有注册志愿者超过500人。这是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实现居民自治、社区和美的一个缩影。前不久,社区获评全省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6支志愿服务队齐发力,引领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社区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三长制”的同时,注重培育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社区还设立雷锋志愿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服务,涵盖助老、护童、家电维修、秩序维护等方方面面。

  志愿者招募令发布后,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响应,按照分工不同,共组建了“暖心邻里”等6支志愿服务队。“暖心邻里”志愿服务队由36名邻长组成,他们重点调解居民矛盾纠纷,为孤寡、空巢老人排忧解难等;由老党员、退休老人组成的“银龄先锋队”,负责宣讲便民利民惠民政策,在辖区义务巡逻等。

  “6支志愿服务队齐发力,为社区的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桂丽霞说。

  打造品牌项目,居民自治有活力

  志愿服务队组建后,如何常态化开展活动,是以桂丽霞为首的社区一班人思考最多的。在他们的精心谋划下,社区打造出几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我的楼道我来管”项目由“暖心邻里”志愿服务队牵头,志愿者坚持周检查、月评比、季评选,引导居民成为美丽楼道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曾经有户居民,不但自家的楼道内堆满了捡来的矿泉水瓶、纸箱等,家里也堆放了不少,既不卫生,还潜藏安全隐患。单元长符建春带着其他志愿者上门做工作,他们细心地帮老人整理好,又将这些捡来的废品送到废品店,还把房间打扫干净。在志愿者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居民从“旁观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码头夜话”“净音计划”项目由银龄先锋队组织开展,这支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超过65岁。温馨的路灯下,队员们搬来小板凳围坐居民中间,听他们诉说诉求。“菜市场电动车乱停放”“广场舞噪声扰民”,面对居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队员认真记录,及时反馈社区逐个解决。

  “码头妈妈”项目由清一色的娘子军负责,她们中有老党员、网格红管家等。她们在辖区资江河段巡逻,开展防溺水宣传,今年夏季,她们阻止违规垂钓、孩子们私自下河游泳等几十余起。

  除了这些品牌项目,社区还创造性地开展了“邻里节”“茶话会”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尤其让居民记忆犹新的是“长街宴”。志愿者不但将现场布置得温馨满满,还歌舞迎宾,喜庆非凡;居民则使出自己拿手绝活,带来各种美味佳肴。活动还邀请益阳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刘华来讲述她的公益之路,不少居民听了宣讲后主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团队。

  聚焦民生实事,谱写和美新篇

  民生无小事。临兴街社区通过深入走访,了解群众最关切的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区摸清了底子,为110多名困难对象建立了帮扶档案、需求清单,志愿者主动认领。针对一些老人行动不便、一日三餐难以解决等问题,社区依托民政力量,建立起老年人助餐点。自去年5月投入以来,较好地解决了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的用餐难题。

  此外,社区积极链接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源,开展节日慰问、爱心助学、义诊义剪等活动23次,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

  “辖区内有一家餐饮企业,逢年过节都会购买一些生活物资,捐赠给社区内的困难居民,“长街宴”上的几道主菜就是他们提供的;还有一个蚊香厂,每年夏季都会捐献一批公司生产的产品。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想着要为社区做些什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变得越来越和谐越美好……”桂丽霞感慨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浩军 彭翔 吴崯楚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