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潭镇 挂图作战 秸秆变“金秆”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9-22 09:0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9月16日,在桃江县武潭镇莲花坪村的稻田里,种粮大户莫球正驾驶着新购置的全喂入收割打捆一体机忙碌作业。

  “这台机器有国家、县级等补贴,镇里还额外支持了一部分,非常划算。”莫球说,一台全喂入收割打捆一体机每天可收割25至30亩稻田,仅秸秆回收一项,每天就能为他带来近2000元的额外收入。

  连日来,武潭镇3.4万亩中稻陆续进入收割期。过去,秸秆处理曾是困扰武潭镇农业生产的“老大难”。今年,武潭镇党委、政府转变思路,通过深入调研全镇23个村(社区)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农户意愿,量身定制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创新推出“一村一策、挂图作战”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作战图”清晰标注了全镇秸秆综合利用服务主体的分布及其覆盖范围,并通过三种颜色区分灌水沤肥、粉碎还田和离田利用等不同处理方式。“有了图,全镇秸秆在哪、谁负责、进度如何,一目了然。我们调度起来心里有底,推进起来更有方向,效率大大提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莫正彪说。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不同村庄根据自身条件探索出多种秸秆利用途径。像泥潭村,养牛大户周力存栏20多头牛,打捆好的秸秆主要作为饲料喂养肉牛。“半年舍饲期间,牛要吃掉45吨秸秆。”周力说,全镇像他这样的养牛大户共有45户,肉牛总数超过600头,半年可消耗秸秆超过1350吨。

  位于镇内的嵩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秸秆、稻壳及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发电的环保企业。自2019年投产以来,该公司已累计收储秸秆6.31万吨,今年秸秆收购量预计达到3.8万吨,为全镇秸秆提供稳定的收集、储运和消纳渠道。

  此外,武潭镇还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组建4支巡查队全天候监控、制定奖补政策推动设备技术共享等多项措施,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据悉,今年武潭镇秸秆综合利用预计可助农增收超过1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卢静 胡卫红 蒋雯倩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