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瀑布。钟浩摄
秋分时节,硕果盈枝。9月23日,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盛可以、赵溅球、龚若飞等17位国内知名文艺家走进罗溪山庄,用笔墨丹青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现场,文艺家们围绕罗溪瀑布的自然景观与高桥镇的丰收景象,即兴创作了一批主题鲜明、意境深远的诗书画作品,既有“棋盘石”“仙人桥”“一线天”等罗溪地貌的生动勾勒,也有“德善高桥”“百步云梯”等人文意象的艺术呈现。“湘中第一飞瀑罗溪天然奇观”“喝富硒黑茶享健康长寿”等题词高度概括了地域特色,《纵横天下》《红梅赞》等画作则生动呈现了自然与生活之美。
为什么这群文艺家会来到这个深山村庄?这背后是一场深山乡镇发展的精彩突围。
高桥镇地处桃江县西南部,这里山水虽美,却受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等客观条件限制,发展一度受限。
摆脱困境,交通先行。高桥镇将公路提质改造作为关键抓手,沿线松柏村、罗溪村村“两委”和村民齐心协力,重修直达景区的旅游公路,并在道路中间勾勒出红、黄、蓝三色“彩虹线”,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中亮丽的风景。
公路升级后,高桥镇顺势而为,以体育赛事和文化节会为媒,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新高地。先后成功主(承)办中南地区定向越野赛、桃江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美丽乡村越野跑、高桥镇乡村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第一届高桥茶文化节暨罗溪茶品鉴会,让“富硒”品牌崭露头角。罗溪村先后获评“全国地质文化村”“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并入选“湖南省新业态旅游旅居度假示范基地”;村里罗溪瀑布获评国家AAA景区,“野在河川”民宿获评省级四星级特色民宿。这些成果,显著提升了乡村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尝到发展旅游的甜头,高桥镇更加坚定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信心。罗溪村立足“亲子亲水、负氧富硒”的资源优势,深挖富硒农业潜力,盘活万亩竹林资源,积极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升级,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3年突破百万元。
周边村庄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竹林资源丰富的村庄重点发展笋竹产业,劳动力充足的则积极开展特色种养殖和传统手工土特产制作,将瀑布景区带来的“流量”转化为产业兴旺的“留量”。
全镇重点培育了石井头、松柏、石头坪、罗溪等笋竹两用林基地,建成石井头村、石头坪村竹笋初加工厂。去年加工厂共压榨鲜笋51万公斤,为当地群众直接增收110万元。同时,通过举办桃江县首届“桃江竹福·高桥味道”小竹器小干菜大比武等活动,推动小竹器小干菜实现年均销售600万元。竹产业园建设项目也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从竹林种植、竹笋加工到竹制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为延伸产业链条、深化文旅融合,高桥镇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引进总投资超7000万元的罗溪大峡谷整体开发项目,涵盖瀑布景观提质、特色民宿改造、漂流建设等项目。项目全面落地后,将显著提升罗溪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综合效益,为全镇竹旅文体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路为引、以文塑旅、以旅促产,让昔日的深山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高桥镇党委书记史壮贤说,下一步,高桥镇将继续做好“流量”变“留量”的文章,推动罗溪瀑布整体开发,做强竹产业、富硒农业等特色品牌,让高桥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让百姓的日子如“彩虹路”般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