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双英给桃江县城南学校师生作心理健康讲座。陈浩军摄
9月24日,丁双英在桃江县城南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学会好好说话”“学会劳动”“学会担当”等主题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丁双英是桃江县城南学校的专职心理教师。从2018年开始,她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以专业能力与教育热情为学生心理成长筑牢防线。她通过“心理咨询+N”服务模式,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移动的智心馆”。
毅然转型,深耕心育沃土
丁双英勤奋好学,早在大学修读心理学期间,就被该学科的魅力所吸引,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工作后,她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实践中发现心理学知识能有效化解许多教育难题。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她系统学习心理学并取得丰硕成果。
丁双英表示,走上心理教育之路是出于对学生的热爱。“从2018年开始,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让我看到心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农村中小学校有许多留守孩子,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关注。”丁双英说,当时她任教桃江县近桃学校,校领导非常支持她开展心育探索,派她外出学习取经。
付出终有回报。2019年,丁双英取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2022年,她调至城南学校,继续在心育道路上前行。
创新实践,打造心育品牌
为支持丁双英开展工作,城南学校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丁双英为之取名为“若水润心”。她阐释其理念:“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应如春雨润物,细腻无声。”学校还为她搭建了栖凤心灵小屋、“凤凰之声”广播站等平台。
丁双英构建起“三大平台”,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每月一次全校心理健康团辅,通过冥想、感恩练习等活动帮助学生合作减压;栖凤心灵小屋提供个别心理疏导;“凤凰之声”广播站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她每场讲座都精心准备,查阅资料、整合数据、制作课件,力求内容详实、形式生动。
三年级学生胡某因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欠佳,注意力不集中,成为班级管理难点。班主任求助丁双英后,丁双英引导孩子在心灵小屋放松倾诉,尽情表达对家庭关怀的渴望和融入集体的意愿。丁双英通过环境干预与行为矫正,一学期后,该生行为与成绩均有显著改善。
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丁双英的个案辅导日程常排得满满当当。她始终满怀热情,还经常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上门辅导。
随着影响力扩大,多所学校邀请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2020年以来,她累计举办讲座、团辅百余场,受益师生近20万人次。她主持的“知心小屋”获评市级心理咨询示范点,其论文《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班级管理,当一个懂孩子的班主任》在《中国教师》杂志上发表并获一等奖。
丁双英持续自我提升,每年寒暑假自费参加心理学与家庭教育培训,累计投入学费十余万元。她还坚持自学,包括行为认知疗法、绘画心理学、沙盘游戏及家庭教育讲师课程等。
硕果满枝,“心理咨询+N”备受欢迎
近年来,丁双英积极探索“心理咨询+N”模式及其数字化运用,依托若水润心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阅读、非遗传承、文旅宣传等结合,通过“五进”(进学校、进小区、进书店、进政务、进文创),让心理教育发挥更大效能。
2023年7月起,丁双英在县城金裕庄园小区担任志愿者,自带奖品、厨具、书籍,开展读书会、厨艺秀、亲子游戏、非遗传承、家庭教育讲座等“六个一”系列活动。
连续8年来,丁双英利用休息日在桃江县新华书店绘本馆与小读者们一起阅读,并结合春节、中秋、国庆等节日,以多样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历史,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
近年来,丁双英还将剪纸引入美术课堂,创作十二生肖绘本故事,周末在书店开设融合故事与非遗体验的公益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