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为基,育人为本

——安化教育书写“守正出新”办学答卷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9-29 08:5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9月17日,“2025区域教育及集团化办学创新案例”名单发布,安化县教育局报送的《规范为基,育人为本:看安化教育如何书写“守正出新”的办学答卷》从全国7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区域创新案例。这一荣誉背后,是安化县以系统思维推进教育规范管理、回应百姓“上好学”期盼的创新实践。

  创新管理机制:从“单打独斗”到“协同治理”

  安化县创新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将规范办学行为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县委副书记主抓教育,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与协同任务。

  在校园餐管理方面,安化县创新推出县级框架协议采购模式,供应商从988家精简至45家,实现食材全程可溯、质量可控,采购成本下降22.6%。同时要求不少于75%的伙食费直接用于学生食材,确保学生吃得营养、吃得放心。

  “现在孩子们每天的早餐、午餐种类有9到10种,每周达34种。”安化县第一芙蓉学校食堂专干张伟介绍,“我们还开展了‘田园到餐桌’劳动实践,开辟了迷你菜园,让孩子们体验种植的乐趣。”据介绍,全县80余所学校在校内开辟迷你菜园,成为劳动、生物等科目的“露天课堂”。

  聚焦队伍建设:从“负担过重”到“轻装前行”

  安化县直面教师负担过重问题,通过实地走访、一对一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教师心声,针对安装App、定期打卡、整理迎检台账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减负十条》,明确实行代办制、减少迎来送往等十项措施,让教师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

  “以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各种检查材料,参加大小会议,分身乏术。现在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中。上个月我和同事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得萌芽赛道(萌芽赛道参赛对象为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湖南省一等奖,并以第九名的成绩进入了国赛。”南金乡中学教师张人兆说。

  同时,安化县建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师选调机制。通过考试招聘进入城区学校的地理教师邓潇琼表示:“现在程序公开,全凭实力。考试成绩当天就公布,大家都服气。”这些举措让教师重获职业幸福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规范办学行为:从“压力山大”到“平稳有序”

  面对2025年城区七年级缺少400个学位的压力,安化县创新施策,选择在城区一所硬件充沛的小学新设初中部,同时强化招生管理。通过召开听证会,组织职能部门多轮研讨,出台实施方案,将生源分成3批7类,提出10项具体举措。

  安化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罗习锋介绍:“今年,报名资料审核由往年的教育一家负责变成教育、公安、市监等7个部门联审,发现并清退了40多份虚假资料,招生工作由‘压力山大’转为‘平稳有序’。”

  安化县还严格落实课间15分钟、午休90分钟的要求,推行“无作业日”“书包不回家”等措施,将每周三定为三、五年级无作业日,每周四定为四、六年级无作业日,一、二年级学生“书包不回家”。东坪镇完小五年级学生吉诗颖说:“周三无作业日,我会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去打羽毛球,太开心啦!”

  创新督导机制:从“层层陪同”到“无扰督查”

  “请先扫码、再督查。”近日,由县水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督查组进入东坪镇紫薇中学时,被要求先扫码“验证身份”。安化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无扰督查”工作机制,督查人员督查前要先扫码“验明正身”,学校在督查前要扫码验证督查事项的真实性,确保督查在授权范围内开展。

  同时,安化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设立“硬门槛”,制定《安化县中小学校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白名单》,进校园活动由原来的48项减少至9项,切实减轻了学校负担。

  “现在督查要先扫码,学校也不用准备大量汇报材料,各类无关教学、影响秩序的‘进校园’活动被拒之门外。行政团队能从繁杂的迎检中解脱出来,把更多心思用在教学主业上。”紫薇中学校长黄剑感慨道。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安化教育正在书写一份有温度、有品质的办学答卷。安化教育的规范管理之路越走越宽广,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了“安化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苏钢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