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台球桌,改写一代人命运
故事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乐安镇姑娘蒋建银嫁给做台球桌的株洲人杨小健后,乐安镇浮青村不少木工、漆工被带着做台球桌。彼时,浮青村的方付云还在做副食品生意,同学龙海民的一次上门,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他给株洲老板做木工,回来就说‘做台球桌能赚钱’,我俩一合计,就凑钱开了个小厂。”方付云回忆,第一笔生意是给安化县城做台球桌,20天时间,进料、加工、组装,两人每人分到2000元,这笔钱在当时,相当普通木工近3年的收入。尝到甜头的方付云,带着技术辗转山西、河南、广西等地,3年攒下10余万元,7个兄弟姐妹也陆续加入。他笑着说:“当时哪里有市场,就去哪里建厂。”
随着越来越多的像方付云这样勇于尝试的人走出大山,乐安人“抱团闯台球江湖”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二代接棒,从“做桌子”到“创品牌”
如今,乐安台球产业已悄然进入“二代当家”的时代。2000年,乐安人莫楚彦跟着父亲在广东东莞踏入这行,从销售做起,2012年独立创办晶凯台球,专做江浙沪流行的美式9球桌;2019年中式8球兴起,他迅速转型,抢占市场先机;2024年,面对饱和的台球桌市场,他又成立莫匠台球公司,主攻台球杆生产。他说:“行业要发展,就得跟着趋势变。”
方付云的女儿方伟,也是“台球二代”中的一员。从小帮家里卸货、理货,甚至大半夜被叫醒打包,她曾一度想逃离这个行业。2019年,家里筹备转型做台球桌核心部件石板,方伟接手管理原有台球桌业务,才真正懂了父母的难。今年,她更是拿下迪士尼正版授权,开发台球配件周边。她说:“想让小众的台球文化,被更多人喜欢。”
在乐安人带动下,越来越多“外乡人”也加入进来。安徽人高守建原本做运输,2005年认识莫楚彦后,被他的人品和行业前景打动,2015年开始做台球集球器。“一开始啥也不懂,全靠莫楚彦帮衬,公司成立后,也是一路摸爬滚打,去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高守建笑着说,接触的乐安人多了,连乐安方言都能听懂。他说:“全国台球产业能有今天,乐安人真的出了大力。”
产业回乡,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前是带着技术出去闯,现在是带着产业回家乡。”近年来,乐安镇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抓手,拿出土地、物流等政策支持,吸引在外乐安人返乡建厂。湖南宇搏体育、湖南星陵体育等企业相继落地,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一个月能挣几千块,还能照顾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35岁的陈红军是乐桥社区居民,家里有2个年幼子女。自从宇搏体育投产,他就一直在厂里上班。如今,乐安人的台球产业不仅逐步回乡,还办起了高水平赛事,9月20日至24日,2025年湖南·安化首届宇搏“梅王杯”乡村台球竞技赛开赛,吸引300余名全国选手参赛,全网播放量超百万次。
“我们要让台球回乡、让产业落地、让游客进来。”乐安镇镇长王明说,通过“台球+文旅”模式,将赛事与梅山文化、安化黑茶、擂茶美食结合,既能提升乐安台球知名度,又能带动乡村旅游,实现“以赛促旅、以旅兴农”。如今,乐安镇已有超10000名本地人从事台球产业,小小的台球桌正成为乐安镇撑起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强大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