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赫山区八字哨镇大湖村,两名飞手通过遥控器分别操控两台无人机,在金黄的稻田上方播撒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绿肥种子,半个小时不到,就完成了近400亩的播撒任务。“感谢政府免费帮我们播撒绿肥,后期还将免费提供抽沟服务,为我们省了力又省了钱。”种粮大户张兴旺开心地说。
赫山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梁建文告诉记者,紫云英是一种生态肥料,其固氮能力非常高,在田里的紫云英植株腐解后,可以大量散发出土壤氮素,在农田的生态系统中,对维持氮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它还能改土,在稻田冬种紫云英可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据测算,每亩紫云英的鲜草产量可达1500公斤以上,来年每亩可以减少20%的化肥使用量,同时实现5%以上的增产。近年来,赫山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将绿肥种植与耕地质量提升相结合,推广绿肥播种、开沟、翻压、收种及秸秆协同利用技术,已成功打造13个绿肥生产示范片(区),示范面积共3.5万亩。
今年,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了紫云英种植推广力度,筹集资金260多万元,为农户提供发放种子、播种、开沟等一条龙免费服务。同时,组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农户合理地用种、开沟等,保障绿肥的产量和质量。今年全区将播撒紫云英7.25万亩,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为了更高效、更科学地播撒紫云英种子,赫山区农业农村局引入了无人机播种技术。据了解,无人机具有播撒密度均匀、作业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一个小时可以播撒800至1000亩农田,每亩种子用量约为1.5公斤,一次最高可载荷70公斤种子,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黄云 崔佳欣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