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加工厂内,稻香弥漫,负责人俞聪与工人们一同忙碌着。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俞聪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奔向大城市,而是先后进入湖南隆平高科、益阳万盛种业公司,销售水稻种子。他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与农户们面对面交流,看到农民对优质种子的渴望,也深刻体会一粒好种子对于农业丰收的重要性。
2016年,俞聪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湖南中亿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推广农业科技与优质种子。他们从200亩基地田起步,逐步发展至1000亩,还将黄茅岭废弃仓库改建成烘干厂、万吨仓储房、现代化育秧棚和大米加工厂。2020年,俞聪成为中亿农业的掌门人,但也迎来巨大挑战,当时水稻种子严重不足,早稻育秧无法顺利进行。面对困境,俞聪冷静调整公司战略,加紧对水稻种子进行精选、分装,并联系各种业公司筹集早稻种子。
在稳定种源的基础上,俞聪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他与中联重科合作,在赫山区打造“四位一体”全域数字示范试验基地,利用物联网体系对水稻生长情况、虫情以及泥土温度湿度进行全天候监测。凭借全程机械化和“生物+物理”防控措施,他的双季稻长势喜人,亩产量比普通双季稻增长15%至20%。
俞聪还在赫山区承担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等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打造中塘基地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种植双季稻600亩。在农业部门指导下,他严格把关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机械化、绿色防控等环节,基地被评为湖南省粮食安全教育基地。
“我们要当好好种子的搬运工。”这是俞聪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乡镇约100户种植大户发展绿色高质水稻约1万亩,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许多种粮大户对他赞不绝口:“俞聪懂技术、会经营,还热心助人,不仅是农户的贴心人,更是农业发展的领路人。”
如今,俞聪的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制种、代育秧、代烘干、代加工、代仓储、品牌推广等水稻全链条式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每年服务约500多户种粮户,年产值达1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多个,解决40多名脱贫群众的就业问题。回报社会是俞聪始终坚持的信念,他参与了2个乡镇的产业帮扶,为800户脱贫群众每年保底分红24万元。他还以高于当地农田承包均价的700元每亩价格承包脱贫户农田,吸纳短期就业人员100余人,解决困难人员务工4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俞聪望着金黄稻浪,眼神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这位曾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的新农人感慨:“每一次看到农户们用了好种子而丰收时,我就充满了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农业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