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质医疗资源“翻山越岭”到基层

——安化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纪实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06 09:04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在安化县49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2%的区域被山地覆盖,100余万居民曾长期受困于“看病远、求医难、负担重”。究其根本,是因为崎岖山路不仅拉长了就医距离,更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为一道难越的“关山”。

  转折始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4年9月开始筹备;2025年1月,安化县医共体正式运行;3月30日,医共体总医院揭牌成立;5月顺利通过县、市两级验收;6月被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认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7月作为我市唯一推荐县,成功入选湖南省医共体建设示范县;8月又与新邵县一同进入国家强基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名单……从筹备至今,安化串联5家县级公立医院、23家乡镇卫生院及429家村(社区)卫生室,织就一张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紧密型医疗服务网,交出了一份温暖民心的“健康答卷”。

  让优质医疗资源“翻山越岭”

  “以前看病太麻烦了!小毛病勉强在村里搞得定,复杂点的就得到镇上,要是更大的病,到县城去的路费、住宿费都是一笔大开销。”羊角塘镇塘九村村民王超华感慨道,“现在不一样了,上次隔壁邻居烫伤,包村医师先远程视频指导村医处理,没多久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就赶到家里复诊,再也不用忍着病痛翻几十里山路了!”

  这样的变化,源于安化县对医疗资源共享的深度探索。2025年,该县整合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6大区域性资源共享中心,全面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服务模式。截至9月,已累计为基层出具诊断报告27267份,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588例,为群众直接节省费用超40万元,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县级医院同质的检查诊断服务。

  分级诊疗的双向通道也愈发畅通。通过建立微信转诊平台、明确转诊标准与流程,对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接诊,同时设立双向转诊专项资金池,有效破解转诊利益壁垒。2025年1至9月,全县县域内门诊人次占比达91.47%、住院人次占比72.47%,基层门诊人次占比83.65%,县外转诊量同比下降,“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让群众获得感节节攀升

  “之前得托人在县城买的降压药,现在村卫生室就能取。”王超华举着刚从村医手中接过的药品,笑容里满是欣慰。这一变化,得益于安化县对用药衔接的优化。通过制定医共体内统一用药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县级医院药品种类扩展至676种,乡镇卫生院达344种,曾经困扰基层的缺药难题逐步化解。

  药品“送上门”的同时,优质医疗人才也在“沉下去”。在东坪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谢聪忙碌已成常态。自2024年12月驻点以来,他既带教基层医生提升急救技能,又参与诊疗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水准的医疗服务。这种“师带徒”模式,正是安化县人才培养机制的缩影。依托医共体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已开展各类培训120余场,覆盖基层医务人员2000余人次,下派县级医疗骨干400余人次,推动全县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升至87.69%,9.3万名慢性病患者直接受益。

  针对疑难重症患者,安化县还建立了“患者不动专家动”的服务机制:组建县内专家库177人、县外专家库87人,由医共体总医院承担外请专家费用,为患者“隔空”寻医。今年4月以来,已成功为50名患者外请专家手术,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25万余元;同时全面实行救护车接诊住院患者免费政策。截至9月已免费转运接诊患者6393人次,为患者节省费用125.13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让健康防线越筑越牢

  “以前当村医,只管看病拿药;现在不一样了,得主动盯着村民的健康。”近日,江南镇天门村村医陈晚霞点开手机里的村民健康群,群里既有日常健康咨询,也有她定期推送的养生知识。除了线上答疑,她还会定期上门随访,并在健康档案中将村民的血压、血糖等数据进行更新。

  如今,在安化,这样的“健康守门人”共有433名(包村医师)。依托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全县已建立82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完成86.5万人次健康筛查,精准识别出县域内十大高发疾病,构建起“建档—筛查—干预”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链条。与此同时,中医药服务也成为健康防线的重要支撑。全县23家乡镇卫生院已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馆,其中14家设有中医住院病区,7家获评旗舰中医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医保基金的智能监管则为健康防线安装了“稳定器”。安化县实行“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支付方式,与县医疗保障局组建联合监管工作组,加强基金使用常态化监测。2025年1至9月,全县医保基金在扣除5%市级风险基金后实现转亏为盈;县域内参保人员住院率降至17.51%(同比下降1.34%),住院次均费用降低159元(降幅3.25%),医疗费用增长率同比下降8.68%,既守住了基金安全底线,又切实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

  从“看病难”到“看得好”,从“因病致贫”到“健康守门”,安化县正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口,在群山之间铺就一条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通途”,让“翻山越岭”的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成为守护百万群众健康的“定心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甘果 陶亮琛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