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聚力筑“芯”

——赫山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见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06 09:1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11月4日,位于赫山区的益阳市龙岭产业发展中心新材料产业园里,湖南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操作精密机器加工高纯钽金属。“别看我们只有1条生产线、3个车间,工人也只有70多名,但今年预计能实现产值6亿多元,人均产值高达800多万元。”企业生产负责人毛剑介绍,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关键,4年里,江丰电子先后3次落子赫山,力求在材料加工、产业链延伸、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靶材之王”青睐赫山,致力打造产业新高地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是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扶植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成功获得国际一流芯片制造厂商的认证,并在全球先端5nm FinFET (FF+)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批量应用,成为电子材料领域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力量”。

  祖籍益阳的姚力军是江丰电子的掌舵人,出于乡情的牵挂,也出于对产业发展的深度、长远考量,自2019年以来,他在赫山先后投资建设3个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第一个项目着眼材料深加工,为年产800吨电子薄膜用高纯金属材料生产线;第二个项目瞄准人才培养,为益阳江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项目,旨在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项目一期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第三个项目服务产业链,为微电子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于今年2月正式开工,投产后第二年年产值预计达7.5亿元,可就近服务我省超500家芯片领域企业,深度解决“卡脖子”问题。

  精准施策,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江丰电子的三次关键落子,是新质生产力在赫山区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赫山深知,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还是未来产业的“播种”开拓,抑或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精准施策,才会不断显现新成效。

  园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龙岭产业发展中心以创建“五好”园区为总抓手,立足区域禀赋优势,紧抓数字时代发展机遇,全力培育和壮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经济为支撑、以产业生态优化为保障的新质生产力。目前,园区已推动国家级“小巨人”增加至8家、省级“专精特新”增加至48家、国省创新平台增加至47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80家,143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9家企业获评省级标杆。同时,赫山区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推动湖南省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国家电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相继落户龙岭产业发展中心。

  创新生态,构建“热带雨林”式产业体系

  “我们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共振。”姚力军表示,企业在赫山的3个项目,是种下3颗不同的种子,希望成就一片“热带雨林”。面对企业的发展诉求,赫山给出的答案是:只要企业的“种子”足够健壮,赫山就施足够的“水肥”,给足成材的空间。

  近年来,赫山区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布局,推动电容器产业向汽车、光伏、新能源等高端领域转型,新材料产业向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场景拓展。目前,龙岭产业发展中心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33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2023年,更是引进中国电子集团合力建设益阳电子信息科技园,总投资30亿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引领区。

  目前,赫山区已形成从装备、材料到封装测试的完整芯片产业生态,聚集了500余家上下游企业。随着江丰电子等龙头企业的持续投入,有望成为中国集成电路材料及零部件核心生产基地。

  向“新”而行,聚力筑“芯”。赫山区正全力激活新质生产力这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迈上产业发展的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 向杰 刘鼎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