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恺明 “极越”的体育产业新实践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13 09:01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文恺明有条不紊地组织着球迷服装的分发工作。苏钢摄

  11月8日晚,益阳奥林匹克公园内,“湘超”联赛第9轮正激烈进行。22岁的文恺明站在场边,目光如炬,正专注地调度指挥——他创立的“2小时响应”服务机制,正确保着赛事从营养配餐到医疗保障的流程畅通。

  “大半年前,我还在武汉体育学院的运动场上训练;现在,我已经在家乡创办了‘极越体育’。”文恺明笑着说。这个22岁的湖南伢子,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家乡的沃土上,青春梦想同样能够绽放光彩。

  结缘家乡:“云招商”带来的创业契机

  2024年夏天,即将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的文恺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刷到了家乡益阳的“云招商”直播。屏幕上,益阳高新区领导正举着政策清单喊话:“大学生创业,园区替你扛第一年租金!”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文恺明。“我当时就决定,毕业后要回乡创业。”这个益阳伢子坦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他选择回乡的核心原因,“我是吃着益阳米、喝着资江水长大的,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想为家乡做点实事。”

  在武体求学的经历,让文恺明深刻感受到体育产业在细分领域的市场潜力。“传统赛事服务常出现‘重招商、轻体验’的痛点。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以参与者体验为核心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商业化+公益化’结合的专业化运营解决赛事组织、培训、后勤等环节的割裂问题,真正降低大众参与体育的门槛。”这个想法在他心中生根。

  2025年年中,湖南极越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落户中南电子商务产业园,主打体育项目管理和资源整合、体育品牌推广与商业合作的融合赛道。

  “湘超”联赛:创新理念的实践场

  创业之路从不平坦。“最大的挑战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文恺明说,初期因缺乏行业背书,团队只能通过免费试点赛事积累口碑。转机出现在2025年7月,通过主动与市文旅广体局对接,“极越体育”参与了“湘超”联赛益阳球队的后勤保障等服务。

  “湘超”成为检验创新理念的最佳试验田。在前端,团队巧妙融入益阳本土特色,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战术;中端通过智能设备记录球员数据,实现训练计划的动态调整;后端则整合场馆、医疗等资源,提供标准化的“参赛无忧”套餐。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们球员的选拔机制创新。”文恺明举例说,他们不仅使用智能设备记录球员的爆发力、耐力阈值等数据,还设计了模拟实战场景,测试球员在高压防守下的决策能力。这种数据化评估加场景化测试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单一指标的片面性。选拔后,再针对球员短板(如射门精度、战术跑位),定制训练方案。

  创新举措成效显著,线上投票选MVP使观众参与度提升40%;与本地品牌联名开发的周边产品,带动赛事营收增长25%。更令人欣喜的是,赛事成功带动了本地体育产业链发展,间接创造了近百个兼职岗位。

  跨越国界:从羽毛球架起的文化桥梁

  文恺明的视野从未局限于本地。在武体求学时,他就意识到体育是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益阳作为“羽毛球之乡”的资源优势,与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在他心中碰撞出火花。

  “我们规划的国际业务是——从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引进喜欢打羽毛球的青少年,到益阳进行羽毛球交流学习。”然而,国际业务的首秀就遭遇了“惊险一刻”。

  9月的一天下午,他突然接到电话——原本约定一个月后才来考察的泰国客户,提前一周直接飞到了长沙黄花机场,然后才联系他。“当时我脑子‘嗡’的一声,公司的仓库还在装修刷漆,根本没法接待客户。”文恺明苦笑着说。然而,也无法犹豫了。他立即行动,一边协调车辆把客户接到益阳,一边向中南电商园求助。让他感动的是,园区开通绿色通道,不仅把带全景屏幕的VIP会议室免费提供给他们使用,还从同楼企业借来了泰语翻译。“那天晚上我在园区熬夜准备材料,夜深了,园区负责人看到办公室亮着灯,特地进来关心。”文恺明说,这种被温暖包围的踏实感,让他更加确信回乡创业是正确的选择。

  最终,他不仅向泰国客户展示了公司的专业规划,还带他们参观了益阳的市容市貌和人文景观。这种真诚和家乡的独特魅力,成了打动客户的关键。

  目前,“极越体育”的跨境业务已步入正轨。“公司研发的羽毛球智能传感器,已进入与本地院校的合作测试阶段。”展望未来,文恺明充满期待,“我的小目标是带领公司成为一个根植益阳、辐射东盟的体育文化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苏钢 胡雅娟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