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从安化县经开区产业局了解到,湖南省工信厅公布的2025年湖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培育对象名单中,安化县钨钴锂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成功跻身培育对象行列。这一官方认定,是对安化经开区积极驱动产业集群能级提升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区域绿色循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链式布局强根基。依托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安化经开区锚定“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战略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循环、创新驱动”为发展导向,构建起“废旧金属、电池回收—金属提取—高端材料制备—新能源应用”全产业链体系。上游环节,园区推动企业与全国1万余家刀具作坊、回收站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覆盖全国的原料回收网络;同时联动中南大学、厦门钨业等30余家高校及行业龙头,深化技术与产销协同,让再生钨、钴、锂等关键金属材料精准对接硬质合金、新能源电池等制造需求。中游聚焦偏钨酸铵、氧化钴等核心产品培育,下游延伸至蓝色氧化钨、钨粉、硬质合金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产业从“基础加工”向“高端增值”的转型跨越。目前,该集群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4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产业集聚效应显著。2024年,该集群实现总产值59.73亿元,贡献税金总额2.77亿元。
科技赋能破壁垒。安化经开区深入实施“强科技”战略,以技术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循环利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园区邀请省环科院、中南大学等专家团队,为11家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指导,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桥梁。泰森循环联合高校研发废旧电池破碎分选设备及8代工艺改进技术,实现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全覆盖;金鑫新材料携手科研院所设计酸雾回收系统,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在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充分转化金雕、金鑫等4家领军企业专利成果,通过钨渣分离过滤装置、含钨废料制备钨酸铵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钨钴综合利用率,成功创建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园区已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单项冠军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平台4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累计获授权专利75项,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