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资阳区农民喝上放心自来水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5 09:1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如今只需拧开水龙头,即可享用洁净自来水,更无需担忧临时强降雨侵袭,饮用起来更是倍感安心。相比之下,过去依赖压水井汲取的水,不仅口感苦涩,煮沸后还会析出大量水垢。”11月21日中午,资阳区新桥河镇梅花园村村民鲁世超在厨房里边用自来水冲洗新鲜时令蔬菜边说。

  在鲁世超家的庭院里,记者见到一口锈迹斑斑的压水井,早已无法再压出井水。他说,过去这口压水井曾是周边邻里共同取水的地方,而在今年4月全村接通自来水后,对压水井进行了封堵,全面保障了村民的饮水安全。

  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事。为保障全区农村人口都能喝上放心水,近年来,资阳区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首要民生工程,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科学布局、管网覆盖等方面入手,开足马力,全域推进,打通农村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99.7%的农村家庭都用上了自来水,基本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覆盖。

  在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的过程中,资阳区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思路长远谋划,依靠资江等可靠水源,以城市管网延伸和规模水厂为支撑,秉持“以大带小、能并则并”的原则,逐步实现区域供水管网“一张网”,最终实现水源互为备用、水量相互调剂的供水格局。

  汩汩清水,润泽乡村。资阳区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健全“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过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新建工程、提质改造、更新水处理设施设备等措施,夯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基础。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工程建设。鉴于资阳区地形复杂、村落分散的特点,去年以来,资阳区水利部门规划新建两座农村水厂,采用“分片集中供水”模式,分别覆盖周边行政村,水厂水源均为地下水,共铺设77697米输配水管网,配备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同步建设不锈钢清水池、原水池及生产用房等配套设施。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资阳区进行精细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监管机制,形成“区级督导、镇级监管、村级协管”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压实全过程管理责任。通过施工方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和水利部门专项核查,严格把控管材质量、设备安装等关键环节,落实技术规范,执行工艺标准,降低漏损率,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

  为切实解决群众供水需求,资阳区着力推进“最后一公里”入户工程。逐户摸排需求,实行“即申即装”。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级广播、入户讲解等方式普及安全用水知识,鼓励群众接入供水系统。完善服务体系,设立供水服务热线,及时响应诉求,确保通水后服务衔接。与此同时,该区注重长效管护,加强设施维护,水厂安排专人巡检管网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巩固工程建设成果。为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建立水源保护机制,定期检测水质,保障供水质量。推动群众参与,通过公开征集意见等方式引导居民监督供水服务。目前,区域内水厂运行平稳,水质抽检合格率达100%,实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的既定目标。资阳区水利部门负责人段敏尧表示,将重点优化供水网络布局,积极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可靠的供水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谢辉 龚小红 吴卓敏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