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规范校外培训秩序,保障家长及学生权益,护航青少年全面发展,9月13日,市教育部门向广大家长发布校外培训提示与建议,围绕科学教育理念、机构选择、消费权益及安全健康等核心环节作出详细指引。
提示指出,孩子成长有其规律,家长应理性看待培训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安排,建议与学校协同落实“双减”精神,多陪伴孩子参与家庭阅读、体育锻炼等活动,保障充足睡眠,让孩子在健康、多元的生活中实现全面发展。家长需优先选择资质齐全、纳入“白名单”(334家)的正规机构,签订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标准合同,警惕“黑名单”(60家)、“警示名单”(126家)及无证无照机构的违规培训。特别强调“三个不”:不参与节假日、休息日学科类培训;不选择安全不达标场所;不接触非法培训。
提示指出,培训机构须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与标准,且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或60课时、总额高于5000元的费用,禁止变相充值、计次收费。家长需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主动索要发票并留存凭证,坚决拒绝向监管账户外的账户转账,避免“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李娜 刘大鹏责任编辑:曹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