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试行)》的政策解读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12 16:22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益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调整工作,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局牵头起草了《益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试行)》。

  二、起草过程

  2025年1—5月,我局启动《规定》起草工作,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及长沙、岳阳等兄弟城市经验。6—8月,严格按照《益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的程序规定,征求赫山区人民政府、资阳区人民政府、益阳高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8家相关单位意见,采纳合理建议3条;组织召开评审会,发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公告,未收到意见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出具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报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具无需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价说明,市市场监管局出具公平竞争审查意见;10月,《规定》经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主要内容

  《规定》共15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总则(第一至第四条)

  适用范围:市中心城区控规调整工作。

  职责分工:市政府统筹管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具体执行,两区政府、园区管委会、行业主管部门、土地储备机构及土地使用权人可依法申请控规调整。

  (二)调整分类与程序(第五至第十一条)

  明确控规调整分为勘误、修正、修改三类。

  勘误,一般是指因地形图、土地权属、建设现状等信息错漏,对控规成果出图表达错误或信息误差等进行的技术性更正,其审批程序简化为由我局审批。此种类型将大幅度简化程序、缩短时间,完善现有控规成果。

  修正,指在不突破控规单元主导功能和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对局部用地布局、技术指标等控制要求进行调整。其审批程序简化为“一上一下”,我局将审查后的修正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涉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利害关系人的,应征求意见。此种类型合并了必要性论证和修正方案审批环节,将缩短2个月左右的程序时间,有利于公益性事业、产业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

  修改,是指勘误、修正以外的其他情形,主要为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工程项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者上位规划发生变更等,对原控规的目标、主导功能、用地布局、主要指标等进行修改。其审批程序为“两上两下”,“一上”将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启动控规调整,“二上”将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控规调整,且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涉及山体水体保护规划等重大调整情形的,审批前需提交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必要时,可在必要性论证阶段将修改方案合并编制,审查后即可进行公示。此种类型属于严格管控类,严守“法定程序不可破、公共利益不可侵”的底线。

  (三)禁用情形与衔接机制(第十二、十三条)

  限制调整范围:已出让的住宅、商业、办公类项目,原则上不得变更用途、提高容积率或降低绿地率,涉及公共利益及法律法规、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规划衔接:涉及总规强制性内容的,须先修改总规;涉及专项规划的,应征求主管部门意见。

  (四)附则(第十四、十五条)

  对相关法律责任、解释主体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并明确实施日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者: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