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场需求稳定恢复,全市积极落实“三高四新”战略要求,着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规模工业效益的稳定增长,企业经营状况较去年明显改善。
一、上半年规模工业效益现状
(一)主要经济指标高开低走
上半年,在上年基数效应的作用下,全市与全国、全省趋势一致,规模工业企业主要效益指标均呈现高开低走态势。全市完成营业收入1325.8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上年同期9.1个百分点,但相较今年前几个月分别回落17.2个、12.1个、6.2个及3.2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利润总额56.2亿元,同比增长22.0%,高于上年同期20个百分点,但相较今年前几个月分别回落31.5个、21.7个、21.2个及7.9个百分点。
图一:2021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情况
(二)两年平均逐渐趋稳
一年来,疫情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强势复苏,又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高开,导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冲高中渐趋平稳,疫情带来的影响已逐步减弱。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为9.7%,高于2019年全年5.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为11.6%,略低于2019年全年0.4个百分点。
图二:2021年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情况
(三)多数行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多数行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全市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占70.6%,19个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占55.9%,16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20%,占47.0%。实现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五个行业共实现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39.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也高达23.0%。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有24个行业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实现增长,有13个行业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
(四)综合效益逐渐优化
上半年,从资产、负债、成本及费用等经济指标综合分析,全市规模工业成本压力缓解、盈利能力提升、综合效益优化。一是全市1308家规模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为49家,同比减少8家,企业亏损面为3.8%,同比减少0.6个百分点,企业盈利面扩大。二是全市规模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8元,同比减少0.6元,压缩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三是全市规模工业人均营业收入为164.5万元,同比增加23.0万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略有提升。四是全市以奥士康、克明面业、艾华集团为代表的十余家大企业在稳固自身生产之余,抓住全国经济恢复的良好契机进行社会投资,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3.4亿元,同比增长375.3%,为多年内较高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用工需求缺口大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为15.9万人,同比下降4.8%,聘请专业技术人员2.0万人,同比下降1.8%。但2季度调查问卷显示,有12.1%的企业认为近期因订单增加或企业扩大规模等原因导致用工需求加大,有31.5%的企业认为招工难,有22.8%的企业认为员工流失率高,有44.8%的企业认为员工工资涨幅较大难以承受,还有15.8%的企业认为下阶段企业用工需求将继续增加,用工需求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与平均用工人数的减少形成对比。
(二)资金回笼速度慢
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在应收账款124.5亿元,同比增长31.1%,今年以来该指标持续高位运行,均高于当月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6月末,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16.9天,同比增加2.2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8天,同比增加0.1天,各项指标综合显示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存在资金回笼速度较慢的问题。
(三)未来预期压力大
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市场恢复、国外订单回流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下阶段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出口需求可能被替代,且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挤压下游产业利润空间,企业与行业间不均衡现象可能加剧,工业企业效益发展面临多方考验,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大、自身修复艰难的中小企业。6月末,全市有50.4%的规模工业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将呈现一般或不乐观形态,加上同期基数逐月抬高,主要经济指标下行压力较大。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全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但在《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湖南省有9个市州排前两百名,而益阳榜上无名,全市还需多下功夫。一方面要将各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推进益阳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继续改善交通条件,缩短与长株潭等地的通勤时长,并加快推进公租房相关优惠政策,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真正做到吸引住项目和留得住人才。另一方面要以“十四五”新开端为契机,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找准全市以及各区县(市)、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定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塑造良好城市品牌,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为将来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二)积极盘活企业资金
应收账款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的上升、成本的压力都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质量,所以需要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第一,企业要增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使资金保持正常运转。第二,企业要强化成本管理,特别是较大的集团公司,减少资金的浪费。第三,企业可以积极盘活闲置资金,适当参与风险与回报合理的社会投资,取得更多的企业盈利,促进本企业发展。
(三)持续强化帮扶培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精心培育与细致帮扶。一方面要培养企业现代化发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渗透融合,以科技提升企业内部管控效率,以品牌加强企业外部竞争,各行业都要争取培育出本土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做好企业后勤工作,搭建平台增进各区县(市)、园区间的优势互补,增强龙头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带动,更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应对招工难、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等困难,增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