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桑榆未晚,绘就别样“夕阳红”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1-21 08:50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走出家门,学习新艺结交新友;老有所学,让老年生活多“知”多彩;助人悦己,发挥余热开展志愿服务……益阳市老干部大学、益阳开放大学“爱晚”老年学校和益阳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已成为益阳市老年人学习、交友、娱乐、服务的新乐园,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价值在这里得到了丰富和充实。这不仅是益阳市这一个地方的温馨场景,更是当下全社会应对老龄化、丰富老年人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如何让如此庞大群体的老年人晚年生活充实且有意义,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从国家层面看,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已于1月7日发布。而近年来,各地也在积极落实养老改革“任务单”,不断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力求让“养老”变“享老”,成效显著,广受社会好评。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大量闲暇时间,挖掘其潜能意义深远。一方面,老年人教育是关键一环。比如,益阳开放大学开设音乐、舞蹈、书画、朗诵、茶艺、摄影、书法、养生保健、隔代沟通等各类课程,可以满足老年人对知识、社交、娱乐等精神生活的需求,点燃老年人的学习热情,让知识成为对抗衰老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至关重要。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环保宣传等活动,他们的经验智慧能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然而,现实工作生活中,部分地区老年人工作仍存短板。比如,资金短缺使得老年人教育设施陈旧、师资不足;对老年人志愿者的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挫伤老年人的积极性。为此,还需多方合力,使老年人工作更上一层楼。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教育网络。加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老年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另外,应充分发挥社区在老年工作中的作用,除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外,还应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全社会都应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价值实现,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桑榆未晚,绘就别样“夕阳红”,是全社会的责任与温情所在。当我们用心浇灌这方土壤,才能让老年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新的光彩,绽放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曹灿辉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