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居家养老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然而,居家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不便之处却常常被忽视。我市自2024年大力推进“民生可感行动”,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2637户改造任务。以适老“小改造”承载老年人的大幸福,为全国养老服务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意义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日常起居变得困难重重。调整地面高度差实现一屋全平,能够避免老年人因地面不平而摔倒的风险;增添起床、如厕等日常起居辅具,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安全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这些改造看似简单,却能实实在在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极大地提升他们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让他们能够在熟悉的家中舒适、安心地度过晚年。
适老化改造也体现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个关爱老年人的社会,才是真正温暖、和谐的社会。我市的这一举措,彰显对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爱,有助于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适老化改造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做好适老化改造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让适老化“小改造”托起幸福“大民生”,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要精准了解老年人需求。可以通过社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不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改造方案。比如,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重点在卧室、卫生间等区域安装护理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对于视力、听力障碍老人,增加灯光提示、声音提示等辅助设备。同时,资金保障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也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还可探索建立适老化改造专项基金,确保改造工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另外,强化质量监管不容忽视。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都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改造工程质量过硬,让老年人真正受益。
适老化改造是一项充满温度的民生工程。益阳市的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期待更多地方能够重视并推进这一工作,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使适老化改造的“小行动”汇聚成社会关爱老人的“大暖流”,让社会更加温暖、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