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兴特色产业 旺县域经济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08-19 08:49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安化的黑茶、桃江的竹子、资阳区的木槿花、南县的小龙虾……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实现促进就业、财政增收、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县域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未来特色产业谋篇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县域特色经济的魅力在于其“特”,其更注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无论是农业大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还是旅游强县主打生态旅游牌,县域经济都以其独特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那么如何精准定位本土特色产业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立足县域实际,充分挖掘并利用本土资源禀赋,做深做透“土特产”特色文章,并围绕特色产业构建适配的发展体系,只有将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生态等地理标志转化为经济优势,才能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种发展策略,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还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在竞争中强内功是根本。这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瞄准细分需求、提升产品质量,以品质强品牌,以创新优品牌。以安化为例,近年来,“安化黑茶”区域公共品牌持续发力,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围绕打造千亿湘茶半壁江山发展目标,统筹发挥政府市场“两个抓手”和安化县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茶业协会、安化黑茶集团“三驾马车”作用,不断提升安化黑茶市场占有度和品牌美誉度。安化黑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演绎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不能仅靠企业单打独斗,还需要“有形之手”引导支持,促成产学研、上下游紧密合作。多方携手、凝聚合力,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为县域发展添活力。

  此外,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激活地方活力的金钥匙,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要注重人才培养,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陈徐文倩责任编辑:曹予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