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发展论坛

守护好农村“大水缸”

中国益阳门户网 www.yiyang.gov.cn 发布时间:2025-11-25 08:57 浏览量:
字体: 小 大

  一场旨在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的专项整治,正在安化县23个乡镇扎实推进。该县水利局组建3个专项督导组、4个突击工作组、24个蹲点包组开展农村饮水保障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已解决19个村6515人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健康福祉。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显著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极大改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建成较早的农村饮水工程,逐渐暴露出供水不稳、水质波动、季节性缺水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民生改善的短板。安化县相关部门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是为民服务的务实举措。

  其实,面临这一问题的,不仅是安化。各地有关项目,尤其是建成较早的农村饮水项目,受当时建设标准、资金投入等条件限制,部分先天基础较为薄弱,已历经多年风吹日晒、水流侵蚀,管道锈蚀老化、泵站设备损耗、滤池过滤效果下降等问题已开始显现,直接影响了最终的供水水质。而农村居民的饮水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他们对24小时稳定供水、水压充足、水质优良等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但不少农村饮水项目已难以适配这种需求升级。

  农村饮水保障工作连着群众期盼。相关部门应及时谋划,切实做好筹措资金、升级硬件、完善机制等方面工作,持续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资金方面,在用好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可尝试通过特许经营、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撬动市场资金,参与农村饮水保障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同时建立合理水价机制,兼顾公益性与可持续性,为管护提供稳定资金来源。硬件方面,应聚焦老旧设施改造,优先对锈蚀管网、低效泵站实施更新,并通过管网延伸实现偏远区域全覆盖,同步推进集中供水,破解局部水质不稳、季节性缺水难题。机制方面,应积极探索“专业团队+村集体”共管的模式,整合乡镇、村的专业力量建好管护队伍,实现故障早发现、快处置,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个“大水缸”,源源不断地流出安全水、放心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全媒体作者:江怀远责任编辑:文昭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