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周末,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甚至郴州、永州的游客纷至沓来,每天上千名游客,让益阳的几大景点人气高涨。一位株洲醴陵的客人游了宇艺木国(原天意木国)、明清古巷之后,由衷地高兴,通过视频向家人推介:“这里比视频看到的更好,值得实地参观哩。”确实,线上了解之后,线下再精准出游,是很多游客的必备功课。
近年来,我市瞄准数字化市场,大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譬如,数字化建设融合了文化和科技元素,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我市通过3D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等数字科技手段,打造出仙侠国潮风格沉浸式溶洞景区“青云洞·云上九歌溶洞景区”、沉浸式楚风竹宴剧场“桃花江竹海幻境”,将南县罗文涂鸦村的传统涂鸦提质升级为“光影涂鸦”,并在清溪村引进清溪梦越千年VR体验展等文旅新业态,促进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品转化。使用“跟着电影游益阳”等营销方式,引导粉丝从线上流向线下,2024年以来,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11.6%,总花费同比增长9.1%。
不足的是,市级层面尚未建成统一的数字文旅平台,各地数字文旅建设点位分散、要素不全,无法实现数字资源的高效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在市场营销上,旅行社基本停留在“一对一”“广撒网”等传统方式,无法对游客群体进行全方位精准画像。在服务功能上,主要应用于购票、停车、讲解等单一独立的程序性服务,无法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智能服务。
面对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需求与文旅服务常态化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要强化文旅数字化建设,加大科技融入力度,推动“基于智能虚拟形象的智慧旅游模式创新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要强化商业应用,提升数字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引导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旅游休闲街区等,同步加强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催生数字文旅经济。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