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廉工会 > 工作动态

【清风镜头】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 : 2024-06-10

点击数:

来源:清风益阳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益阳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全市各地持续加强非遗保护、利用、传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传统非遗焕发时代光彩。

  作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兰溪双桡龙舟船大人多、两层人划桨、打闪篙、龙船调的四大特色为中国独有。双桡龙舟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到端午时节,外地的兰溪人都会赶回家乡参加龙舟活动。桡手们配合着鼓点整齐划水,犹如蛟龙出海。(赫山区融媒体中心供  李成刚  摄)

  桃江县桃花江回民武术入列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兴起于明中叶,已有500多年历史,农闲时,当地回民汇聚一堂,舞枪弄棒,互相切磋,强身健体。(桃江县鲊埠回族乡纪委供  许龙吟  摄)

  沅江麻香糕制作始于清道光年间,已有五代传承人。“沅江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是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億昌麻香糕非遗工坊是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沅江市通过多种传播方式推荐非遗、打造亮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图为网络直播推荐“沅江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沅江市纪委监委供  盛拥军 摄)

  梅城擂茶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梅城镇老一辈传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制作技艺,推广梅山文化,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安化县梅城镇纪委供  胡昱  摄)

  益阳弹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湘语系益阳地方口语化词汇说唱,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道白与唱词、唱腔曲调和演唱程式,内容涉及湖湘孺子、渔夫农妇、劳动生活、婚姻爱情、帝王将相、英雄豪侠等题材,在地方曲艺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深受群众喜爱。图为益阳弹词传承人在明清古巷为群众进行现场表演,赢得观众热情掌声。(资阳区图书馆供 黄学之 摄)

  益阳茯砖茶,属中国黑茶类。最初的文字记载是在1644年前后,采用益阳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成茯砖茶,行销流传至今,茯砖茶制作技艺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供  袁绪斌 摄)

  “跨越千年历史的羊舞岭窑是湖湘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它能够重燃窑火,烧出更灿烂的文明。”非遗传承人怀揣着初心与使命,在湖南城市学院向学生展示羊舞岭窑的艺术特征和制作工艺。(赫山区文化馆供  尹卫阳 摄)

  安化县着力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一批古法技艺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目前,安化黄精九制传统技艺已传到了第六代,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录。图为传承人在展示安化九制黄精加工技艺。(安化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供  麻秀萍  摄)

  “纸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朱龙自小受家人的耳濡目染,喜爱剪纸、锉花、纸影、纸扎等民间艺术,他善于运用转纸运刀雕刻技法雕刻纸影,保持了宋代“素纸雕镞”遗风。“纸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朱龙指导湖南城市学院民艺系学生民间艺术造型。(赫山区沧水铺镇纪委供  梁觉  摄)

  南县地花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县地花鼓陈列馆,传承人曹建光通过照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这一传统艺术,让非遗走进人们心中。(南县纪委监委供  刘慧  摄)

  安化县有各级非遗项目68个,该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非遗进校园”内容和形式,将梅山剪纸引入校园,将传统非遗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图为安化县梅山剪纸非遗传承人在给孩子们授课,手把手教孩子们动手剪纸,让学生们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安化县文化馆供  童胜青  摄)